本文内容:
哈攀龍 HA Panlong(約1707年—1760年),河北肅寧( Suning County, hebei province)人。回族,清代著名將領。武藝高強,英勇善戰,其平時練功器物乃一百二十斤大刀、一百三十斤鐵鞭、三百六十斤石鎖。乾隆二年(1737年)中丁巳榜一甲第一名進士及第武狀元,授頭等侍衛。歷任河南南陽鎮總兵、漳州鎮總兵、松潘鎮總兵、湖廣提督(從一品)、貴州提督(從一品)等武職。一生多在邊疆艱苦地區任職,戰功卓著,是一位愛國、勤勉而有軍事才能的武將。以戰功得乾隆皇帝贊稱“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並功繪紫光閣。為了紀念這位狀元,在肅寧文化廣場西側建有哈攀龍雕塑,並在城區建有攀龍街。清代武科最盛,共出過109位武狀元,其中大約有10位左右是回族,哈攀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幼年隨父親由河北獻縣遷至肅寧縣,父親任河間府衙役,武藝高超。哈攀龍從小受到良好的武術和漢文教育,先後考中武生、武舉人。乾隆二年(1737年),他進京參加會試,獲得“雙好”的好成績,接著參加乾隆皇帝主持的殿試,被欽點為當年的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從此開始步入衛國守疆的軍旅生涯。在經歷了從副將到總兵的歷練之後,乾隆十三年(1748年),哈攀龍赴四川金川,在川陜總督張廣泗手下任松潘鎮總兵,參與平定大小金川之亂。他出兵攻打美諾溝、渴足寨和泅水城,連戰連勝。在與重慶鎮總兵任舉合兵攻打色爾力石城戰鬥中,任舉不幸陣亡。哈攀龍沖入敵陣,連殺三十余人,搶回任舉的屍體。後又與重慶鎮總兵段石賢等人分道夜襲色爾力,連克數卡,焚毀敵營,一舉殺敵五十多人。哈攀龍屢建戰功,卻遭經略大臣納親、川陜總督張廣泗彈劾,把攻色爾力不能取勝的罪過,歸於攀龍,兵部議降哈攀龍職。經哈攀龍力辯,乾隆才知實屬冤枉,命兵部罷議。後新任經略大臣傅恒夜攻色爾力,哈攀龍率軍最先登拔石卡,一舉射死叛軍數十人。在平定大小金川期間,哈攀龍與另外兩位回族將領冶大雄、哈尚德屢建戰功,攀龍功加三等,再功加一等,紀錄二次,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十四年九月,擢升他為署理固原提督。十六年,調署理湖廣提督。乾隆十八年(1753年),哈攀龍考察軍隊中的弊端,提出了加強軍隊管理、整飭軍隊紀律的“整飭弁兵條例六項”。 這六項是:一、凡抓獲逃兵,即重責並革去軍籍,一個月內自首者量寬初犯;二、已革職的千總、把總等末弁,不得再久住任所;三、施南衛(今湖北恩施)、武昌、永順、保靖、九路等處歸土司安插各省者,恐有私逃回籍的,飭各弁時加查察;四、凡軍流重犯往回遞解時,遵例一犯二解,兵械防護於單內註明某兵,押交前汛,限時回銷;五、解餉,每兵配帶鳥槍、腰刀、哨棍,由大路行走防護,委弁督查,交前汛取照回銷,仍令沿途塘兵護送出境,該將備報過汛日期;六、州縣監獄有撥兵防範之例,應定派撥五名,如額名無多處派四名,遇要犯另酌增派。乾隆皇帝很欣賞他的奏折,批示“嘉勉”。二十一年(1756年),擢升他為實任湖廣提督,去掉了“署理”二字,正式成為從一品武官。第二年調任貴州提督,並署理雲貴總督事務,直至乾隆二十四年返回京城。在此期間(晚年),哈攀龍捐資修繕原籍清真寺後殿及前殿洞頂,並贈巨匠,親題“獨一無二”,以表對伊斯蘭教之誠。友人曾問有錢何不置辦家業,光大門庭。攀龍說:“公益之業,匹夫有責。後世子孫,要靠他們自己”。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親自召見長期在邊疆守戍的這位武狀元。此時,多年的軍旅生涯已經使哈攀龍身患多種疾病,加之返京路途遙遠,抵達京城已經病入膏肓。乾隆皇帝見此情形,也深為感動,遂讓他去職留京修養。但幾個月後,哈攀龍即病卒於北京。肅寧清代武狀元哈攀龍之墓圖片遊記從肅寧水景公園東段施工現場向南有一條小道,順著小道信馬由韁地向前走,約2裏地,看到樹林掩映下的一處石碑林立的墳塋,有醒目的墓誌銘。我好奇地並有些害怕地走向前,一讀墓誌銘,讓我大吃一驚。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肅寧清代武狀元哈攀龍的祖墳。從西向東南數第二個就是哈攀龍的墓,第三個為其子哈國興的墓。真沒想到,哈攀龍之墓還真實存在著,而且極為樸素,只有石碑,幾乎沒有封土。我不禁肅然起敬,心靈被名人樸素的風格而深深震撼。從墓誌銘,我還得知,是因修肅寧文化藝術中心涉及墓地才遷移至此。藝術中心原地雖沒有了哈攀龍墓(俗稱“狀元墳”),但哈攀龍像在高高聳立,激勵後人。從墓誌銘,我還得知,哈攀龍及其後代一直為國立功。後代不乏抗日英雄,為國捐軀。強烈建議,修建哈攀龍紀念館,可選址肅寧水景公園東段南岸,以方便更多的人參觀仰慕。哈攀龍的肅寧哈氏家族陵墓墓誌銘肅寧哈氏家族陵墓始建於清雍正年代,安葬著歷代先輩百余人。墓地原址在肅寧縣城西南約兩公裏處,占地十余畝。2005年7月因修建縣文化藝術中心,墓地遷至於此。哈氏回族人,祖輩務農為主,忠厚德善。先祖哈盤龍自幼讀書習武,立誌報效國家,於清雍正十年中武舉。乾隆二年考中一甲第一名武進士,乾隆帝欽點為武狀元,授予一等侍衛。戍邊二十余載,屢建戰功,後官至湖廣提督、貴州提督、署雲貴總督之職。因積勞成疾,於乾隆二十五年病逝。乾隆帝賜其一品武官禮遇,並在中南海立碑祭祀。其子哈國興,少年中武進士,歷任總兵、提督、參贊大臣之職。後卒於軍中。乾隆帝加封太子太保,謚號“壯武”,並造禦碑於墓地,祭祀昭忠祠,垂像紫光閣。在先祖人中,還有哈攀鳳、哈國泰、哈文虎、哈文彪等人也多有功於國家,故乾隆帝制昭贊哈氏家族雲“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自先祖哈攀龍歸真之後,民間敬稱哈氏墓地為“狀元墳”。後世人受先輩愛國思想影響,也多人從軍抗戰,哈益華在日寇侵華戰爭爆發後,於一九三八年參加著名的馬本齋“冀中回民支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轉戰冀魯豫。全國解放後離休,一九七四年病故,安息於祖墓。第七代人哈連生、哈福海,“七七”事變後參加八路軍,在抗擊日寇戰鬥中陣亡,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稱號。奠靈千古,浩氣長存。先輩精神,激勵後代,愛國忠誠,獻身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現購墓地面積計三畝一分。後人應謹遵國家政策,土葬深埋,節省用地。肅寧城內哈氏家族公立 哈基祥、哈寶龍公元二〇〇五年七月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