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电单车最早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源于日本,在日本被广泛称为PAS(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的缩写)。世界上第一款电单车在雅马哈(YAMAHA)诞生,随后松下(Panasonic)、三洋(SANYO)、普利司通(Bridgestone)、本田(Honda)也推出了采用同类技术的产品。电单车在日本是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有关电单车的技术规范以及法律法规都极为完善。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日本要求电单车必须采用“比例助力”控制系统,也就是“人力+电力”同时运行的混合模式,或者单纯的人力骑行,而不允许采取纯电力运行模式。之所以有这样的强制要求,是经过大量的长时间使用总结的经验,而主要的考量点是骑行的安全性与车辆的可靠性。 90年代末,电单车的概念进入中国,但由于技术壁垒以及生产工艺上的原因,中国企业无法研发出Power Assist System动力辅助系统。而从日本进口重要零部件成本极高,整车出品后严重超出中国的主流消费水平。因此,中国企业转变思路,在电单车上使用了各种替代技术,但动力辅助均效果不佳,最终摩托车的“拧把”(或称之为“油门”)结构大获成功,这也就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摩”,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构,目前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已经越来越像摩托车,绝大多数已经取消脚踏,失去了“自行车”原本的样子。 直到近两年,创办于清华大学的轻客(TSINOVA)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技术壁垒,让电单车在中国的普及成为可能。 作为自行车文化中心的欧洲,早些年部分欧洲人认为电单车是为体力不好的人群设计,因此早期用户一般为“银发族”,但随着电单车的普及,近些年山地款的电单车备受推崇,对于热爱骑行运动的欧洲人来说,电单车的“人力+电力”的混合运行模式为骑行带来了更多乐趣,相对普通单车,电单车可以骑得更远,爬得更高,尤其对于山林穿越、坡道速降等极限骑行更为刺激。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